烟火为笔,匠心铸魂:花炮人汤健的笔墨人生与千年传承
在花炮主产区江西万载,汤健的名字始终与两重身份深深镌刻在一起——他是金祥花炮的唯一创始人、法人,是深耕烟火事业二十余载的"花炮人";亦是笔墨不离手的画者(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),以山水为媒,在宣纸上延续着对文化的赤诚守望。
作为土生土长的万载人,汤健对花炮的情感早已融入血脉。2001年创办金祥出口花炮厂,2014年升级为金祥花炮制造有限公司,他怀揣"花炮是老祖宗传下的宝贝"的执念,将一家小厂打造成固定资产1800多万元、年销8000万、覆盖十余省份的花炮企业。从无硫火药配方的潜心研发,到鞭炮燃烧器的专利突破,他让传统花炮在环保与安全的时代命题下焕发新生;面对六轮整改的"硬骨头",尤其第六轮国标整改中林地审批的严苛、设备更新的重压、停产损失的煎熬,这位花炮人凭着一股子韧劲,奔忙审批、筹措资金,专注把控生产细节、紧盯质量标准,终于让企业在规范中稳稳扎根。他常说:"做花炮,守的是手艺,更是五千年的文化根脉。"
而在车间带节奏的机械声与烟火的绚烂激情之外,汤健的厂区藏着另一番天地。在职工食堂墙面制了二十多平方的专属画板,墨香与烟火气奇妙交织,画板挂着高2米、宽7米的宣纸中,远山如黛、近水含烟,皆是他笔下流淌的山水意境。多年临池不辍,他的国画功底愈发扎实,尤擅山水,笔锋间既有传统皴擦的厚重,又有自家丘壑的灵秀。更动人的是厂区里随处可见的巧思:车间角落的小木斗上,他添几竿墨竹;仓库的旧木箱上,他画几笔石兰;连工人休息的长凳扶手,都被他信手点染几簇秋菊。寻常物件因这几笔写意,顿时漾起文人雅趣,让整个厂区都浸透着"花炮人"独有的文化气韵。

在全国四大花炮产区,汤健是公认"特别"的一位——放眼同行老总,能像他这样"会写会画"的,独此一人。有人问他,花炮产业千头万绪,何苦再费神于笔墨?他总笑着答:"花炮人做的是'瞬间的艺术',一画一墨练的是'长久的心境',其实是一回事。"花炮的配方要经百次调试才得精准,正如画中山石要经千笔皴擦才显风骨;花炮升空的璀璨需要严守安全规程,恰似画中留白要懂"取舍"才有意境。
这位花炮人,用二十余年光阴证明:烟火与笔墨从不是割裂的两端。花炮是他献给大地的"动态画卷",笔墨是他写给心灵的"静态诗行"。在汤健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位花炮人最本真的坚守——既让千年烟火在当代延续,也让文化情怀在日常扎根。

(消费日报广西记者站 陈明)
